本規范只簡紹EMC的主要原則與結論,為硬件工程師們在開發設計中拋磚引玉。
電磁干擾的三要素是干擾源、干擾傳輸途徑、干擾接收器。EMC就圍繞這些問題進行研究。最基本的干擾抑制技術是屏蔽、濾波、接地。它們主要用來切斷干擾的傳輸途徑。廣義的電磁一端屏蔽層接地,一端通過電容接地。
5、對于射頻電路接地,要求接地線盡量要短或者根本不用接線而實現接地。
最好的接地線是扁平銅編織帶。當地線長度是人/4波長的奇數倍時,阻抗會很高,同時相當人/4天線,向外輻射干擾信號。
6、單板內數字地、模擬地有多個,只允許提供一個共地點。
7、接地還包括應當用導線作電源回線、搭接等內容。
六、濾波
1、選擇EMI信號濾波器濾除導線上工作不需要的高頻干擾成份,解決高頻電磁輻射與接收干擾。它要保證良好接地。分線路板安裝濾波器、貫通濾波器、連接器濾波器。從電路形式分,有單電容型、單電感型、L型、無型。無型濾波器通帶到阻帶
的過渡性能最好,最能保證工作信號質量。
一個典型信號的頻譜:
2、選擇交直流電源濾波器抑制內外電源線上的傳導和輻射干擾,既防止EMI進入電網,危害其它電路,又保護設備自身它不衰減工頻功率。DM(差摸)干擾在頻率<1MHz時占主導地位。CM在>1MHz時,占主導地位。
3、使用鐵氧體磁珠安裝在元件的引線上,用作高頻電路的去耦,濾波以及寄生振蕩的抑制。
4、盡可能對芯片的電源去耦(1-100nF),對進入板極的直流電源及穩壓器和DC/DC轉換器的輸出進行濾波(uF)。
Cmin«^AIAtZAVmaxAVmax一般取2%的干擾電平。
注意減小電容引線電感,提高諧振頻率,高頻應用時甚至可以采取四芯電容。電容的選取是非常講究的問題,也是單板
MC控制的手段。
七、其它
單板的干擾抑制涉及的面很廣,從傳輸線的阻抗匹配到元器件的EMC控制,從生產工藝到扎線方法,從編碼技術到軟件
抗干擾等。一個機器的孕育及誕生實際上是EMC工程。最主要需要工程師們設計中注入EMC意識
1、EMC既述
EMCt語、EMCM驗項目、EM威試標準、EMCU證(CEFCC3C)
2、輻射發射RE
基本設計方法
輻射發射原理、差模輻射和共模輻射模型、共模輻射場強計算公式、差模輻射場強計算公式、減小共模和差模
干擾關鍵、EMGE要素、RE整改:電纜(信號/電源)是否超標、結構屏蔽是否致超標、單板是否致超標。
信號電纜
電纜輻射原理、同軸電纜設計、平衡電纜設計、USB電纜設計、屏蔽電纜轉接介質、屏蔽線進出屏蔽體設計。
結構屏蔽設計
如何進行縫隙的屏蔽設計、信號線進出屏蔽體設計、屏蔽機箱設計、屏蔽搭接設計案例。
接口濾波
接口濾波、濾波器設計、電源接口濾波電路、接口濾波器件參數調整、一般信號接口濾波設計、電源接口濾波
設計。
EMI預防性設計
單板濾波設計、晶振電源濾波電路、時鐘輸出匹配濾波設計、總線信號輸出匹配濾波設計、主芯片電源濾波設
計。
電路板級EMC^計
走線減小環路、接口地處理、濾波器前后走線、改善晶振布線、雙面單板設計。
其它設計方法
導發射CE
傳導干擾源頭分析
差模干擾的測試原理、共模干擾的測試原理、開關電源產生電磁干擾點、如何定位差模和共模干擾。
傳導耦合途徑分析
差模噪聲耦合途徑
內容來自淘豆網www.canything.com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