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事訴訟中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摘要:近年來,我國依法治國法治體系日趨完善,法律意識和人權觀念得到深入發展與強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為保障落實該原則的實施,故而在民事訴訟法中確論民事訴訟中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摘要:近年來,我國依法治國法治體系日趨完善,法律意識和人權觀念得到深入發展與強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為保障落實該原則的實施,故而在民事訴訟法中確立了訴訟權利平等原則并作出了一系列具體法律規定。訴訟權利平等原則一直是民事訴訟領域的重點研究對象,實際上,該原則在保障人權、有效維護當事人雙方合法權益上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理論與實踐之間仍然存在大量沖突,難以完全適應法律實踐的需要,亟待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從而進一步完善訴訟權利平等原則,使其展現現代法治應有之意。
關鍵詞:民事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缺陷修正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357-02
一、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的概述
(一)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的定義
民事訴訟中所謂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依法為當事人提供平等的機會保障和便利其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該原則是憲法平等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中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內涵。
(二)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的內涵
1.當事人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
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平等,并非二者擁有完全相同的權利義務,而是指原告與被告進行攻防手段以及承擔的法律后果是公平、對等的,都可以提出訴訟請求和主張事實理由,并提供證據予以證明。這一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實質表現為當事人雙方擁有同等或對等的訴訟權利,例如,原告有起訴權,而被告有反訴權;原告有權變更訴訟請求、放棄訴訟請求,而被告有權反駁訴訟請求、承認訴訟請求。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憲法原則在我們生活中的深刻體現。
總之,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表現,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核心內涵。
2.當事人享有平等的訴訟地位
訴訟地位平等取決于當事人雙方訴訟權利與訴訟義務的立法分配?!睹袷略V訟法》規定,當事人之間應當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同時也應平等地承擔訴訟義務。民事訴訟中不論是原告、被告還是第三人,也無論當事人民族、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的差異,訴訟地位一律平等,人民法院應當一視同仁。當然當事人雙方身處不同的身份,可能會導致在司法實踐中所享有的具體權利義務不同,然而這種不同,不會導致當事人雙方在法庭上地位的不平等。同樣,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同等、對等原則”前提下,外國的、無國籍的公民、組織在我國做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其訴訟地位與我國當事人平等。
3.保障當事人平等地行使訴訟權利
民事訴訟法規定出了雙方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平等原則,但這充其量只是當事人享有平等訴訟權利的前提。實現這些權利,必須有人民法院的保障。法院對其提供的平等保護包括兩項基本要求:一是法院要對當事人雙方提出主張和證據予以平等關注,應當告知當事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并為保障和便利訴訟的進行積極履行
內容來自淘豆網www.canything.com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