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不同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颊咧杏绊懷獕旱那闆r
【摘 要】目的:探究透析模式的不同對血液透析高?;颊叩难獕涸斐傻挠绊?。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血液透析高?;颊?50例,隨機分為A組(常溫常規透析)、B組(低低溫常規透析,血液透析過程中將透析液的溫度控制于35℃,其余同A組。
C組患者行低溫+可調鈉透析,透析過程中透析液的溫度控制同B組,對鈉離子濃度進行動態調節,初始鈉離子濃度為150mmol/L逐漸降低,透析結束前的30min,控制鈉離子濃度為136mmol/L,4h/次,每周2次。
1.3 觀察指標
透析相關性低血壓的多發期為血液透析的后半段,患者主要表現為收縮壓降低,因此對三種透析模式下患者透析4h的收縮壓進行對比。每例患者觀察10次。低血壓診斷標準:透析過程中患者的收縮壓在90mmHg以下,患者表現出低血壓癥狀如嘔吐、惡心、胸悶、心悸、打哈欠、頭暈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經SPSS17.0處理,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接受常溫常規血液透析模式的患者發生低血壓的次數為352次(50例患者均接受10次透析,組內患者共接受血液透析總次數500次),低血壓發生率為70.40%;接受低溫常規血液透析模式的患者發生低血壓的次數為322次,低血壓發生率為64.40%;接受低溫+可調鈉透析模式的患者低血壓發生次數為226次,低血壓發生率為45.20%。
低溫常規血壓透析模式的患者低血壓發生率低于常溫常規血液透析模式,其卡方值為4.096,P<0.05。
低溫+可調鈉透析模式的患者的低血壓發生率低于常溫常規血液透析模式與低溫常規血液透析模式患者的低血壓發生率,其卡方值分別為65.088、37.207,P均<0.01。
3 討論
受到多種原因影響導致患者的腎功能出現衰竭,患者體內毒性物質無法經腎臟排出,導致尿毒癥產生,患者需要接受持續性血液凈化進行血液透析,清除血液中存在的毒性物質。對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替代腎臟治療的過程中,持續性血液透析是常見透析方式之一,這種方式同時適用于兒童與成年人,其治療方式為引出患者體內血液,將血液引入透析器中,血液與透析液(透析液為與機體濃度相近的電解質溶液)經透析器中的大量空心纖維的對流/彌散作用交換物質,將血液中存在的代謝廢物清除,從而維持患者血液的酸堿平衡以及電解質平衡;這一過程中,將患者的體內多余水分進行清除,血液經透析器凈化后,回輸至體內[3]。
持續性血液透析過程中,隨著患者的體內有效循環量不斷減少,患者的血漿再重盈率持續下降,這一過程中受到其它因素影響導致患者的低血壓發生率上升。對老年患者等血液透析高?;颊叨?由于心血管的功能減退以及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血液透析高?;颊咄肝鲞^程中的低血壓發生率較常規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壓發生率顯著上升,因此對這些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需要警惕低血壓發生[4]。
常溫下行常規血液透析,由于將肌酐、尿素等溶質進行清除的緣故,患者的血漿滲透壓降低,細胞內外滲透壓下導致水分從血管內轉移進入細胞,患者的有效循環血容量降低而發生低血壓。血漿再重盈率與超濾量決定了患者的有效循環血容量;透析過程中
內容來自淘豆網www.canything.com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