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食品藥品管理工作打算2篇
第一篇
2012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市第三次黨代會、市“兩會”、全省、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以及中央、省、市關于食品藥品安全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理辦法》的宣傳實施工作,扎實開展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及再認證。全面推進藥品批發企業信用分類管理,覆蓋面100%,建立完善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繼續加強特殊藥品監控,積極參與禁毒嚴管工作。加大對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推進“規范藥房”建設,提高鄉鎮、村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藥房”達標率。同時,對已建成的“規范藥房”進行跟蹤檢查,不符合標準的堅決摘牌。
(十三)加強醫療器械監管。深入推進實施《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建立健全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加強高風險品種和重點環節的監督管理,將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有機結合。生產環節要突出對國家和省重點監管醫療器械產品生產企業的監管;經營環節要加強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介入器材、體外循環及血液處理設備等高風險產品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強醫療器械使用環節的監管。穩妥推行醫療器械質量誠信體系建設。不斷提升一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管理水平。
(十四)加強藥械稽查打假。深入開展“打四黑除四害”、打擊利用互聯網等媒體發布虛假廣告及通過寄遞渠道銷售假藥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和虛假藥品廣告等行為。貫徹實施國家局《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做好投訴舉報工作。開展縣以上醫療機構大型醫療器械、鄉鎮隱形眼鏡以及口腔器械等的預案式稽查。完善聯合打假和區域協作打假機制,健全“小案獨立、大案協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大稽查模式,堅持全市統一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縱向管理與橫向協作相結合,建立健全案件線索匯總和案件督查督辦機制,提升稽查整體工作效能。進一步完善藥品抽驗機制,提升藥品快檢效能,突出藥品抽檢重點,加大對基本藥物的抽檢和查處力度,努力提高全檢率和抽樣命中率,充分發揮技術監督在打假治劣中的支撐作用。
(十五)加強藥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工作。加強監測機構建設,健全監測網絡,進一步提高藥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水平,穩定報告數量,提高報告質量,繼續保持全省領先位次。
四、服務餐飲食品產業和醫藥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十六)推進中藥材產業化發展。認真履行中藥材產業化牽頭職責,當好政府在中藥材產業化工作上的參謀助手。積極推進中藥材種植規?;亟ㄔO和龍頭企業建設,發揮其引領和輻射作用。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強化“綠色+道地”中藥材品牌建設,進一步加大幫促中藥材企業發展力度,對企業的行政許可、審批認證、評先評優開通“綠色通道”,對發展潛力大、經濟效益優的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實行“零距離”服務。
(十七)強化招商引資。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合肥經濟圈建設等多重機遇,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動員本地企業“以商招商”,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作用強的大項目。
(十八)落實服務措施。進一步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跟蹤問效等制度,積極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務。主動走訪重點企業和項目,指導企業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力度,調優結構,開拓市場,提高競爭能力。圍繞“振興皖藥行動計劃”的實施,推進醫藥企業發展壯大。
五、切實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自身建設
(十九)加強干部教育培訓。繼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鞏固活動成果。大力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增強干部職工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食品藥品監管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二十)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全面實施系統“六五”普法規劃,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完善科學依法監管制度,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管理行政”向“服務行政”轉變。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提升依法監管水平。抓好政務公開,進一步明確公開范圍,規范公開程序,增加行政行為的透明度。
(二十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融入食品藥品監管各項工作之中,貫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系。深入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繼續推進廉政風險防范管理工作,抓住管人管財管物、審核審批、認證發證、檢驗檢測、稽查處罰等重點環節,杜絕執法不公、為政不廉、效率不高、作風不實的問題。
(二十二)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文化建設。繼續開展以“科學監管當先鋒、飲食用藥保安全”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完善創先爭優活動常態化
內容來自淘豆網www.canything.com轉載請標明出處.